首页 工作动态 检察工作报告 基层风采 检务指南 中国检察听证网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检察日报》策划推出“身边的国家安全”特别报道,选择了一起在校大学生因国家安全意识淡薄,逐步滑向泄露国家秘密犯罪泥潭的案例,以对话的形式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和警示意义,提醒大家安全隐患和风险就在身边,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从维护好“身边的国家安全”做起,凝聚起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走进上海市某监狱谈话室时,小刘年轻青涩的脸庞却蒙着一层晦暗,这也许是他心里一辈子都抹不去的悔恨。
小刘,一起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嫌疑人。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2023年6月,法院以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小刘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近日,记者对话这名正在服刑的年轻人,披露一名在校大学生一步步陷入泄密泥潭的过程和悔悟。同时,为进一步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和检察机关履职过程,记者与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赵健以及案件的承办检察官高俊霞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对话涉案人员小刘
为几百元钱上了贼船
对话检察官
结合办案剖析泄密风险隐患
代表点评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部部长 张帆
检察机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履职,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对危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惩处,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这也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希望检察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高悬法治利剑,加大对颠覆分裂、渗透破坏、间谍窃密等犯罪的打击惩治力度,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注重预防工作,通过开展法治宣讲、举办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开报道典型案例,揭露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手段,提高全社会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专家解读
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链接·从失泄密案例看身边的安全隐患
免费的无线电设备
个别无线电爱好者将境外无线电设备视为“新奇玩具”,违规购置、获取一些来路不明的无线电设备,却不知其中暗藏的风险。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境内某军港附近架设有可疑设备,持续搜集敏感信号。经查,该设备所有者郑某是无线电爱好者,家住军港附近,偶然收到境外某数据公司邮件,邀请其免费领取价值千元的无线电设备。填写相关信息后,郑某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该公司寄来的无线电设备,并按要求将设备组装架设在了自家阳台。架设期间,该设备搜集了军港附近海域大量船舶位置动态信息,并通过Wi-Fi实时向境外传输,危害军事安全。为及时消除隐患,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没收了郑某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并对其实施了处罚。
不明来源的垃圾邮件
一天,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小张的电子邮箱收到大量垃圾邮件,为避免骚扰,小张点击了垃圾邮件内“退订邮件”按钮,结果页面立即跳转到钓鱼网站,与此同时,电子邮箱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植入了木马程序,获取了小张的电脑权限,从而对政府内网开展了渗透攻击,造成敏感数据泄露。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通过收集我机关、科研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了解工作人员的兴趣爱好,向目标人员发送相关标题的电子邮件,甚至是邮箱被攻击存在安全风险等标题的电子邮件。一旦工作人员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地址,就会跳转到恶意网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就可能获得邮箱密码,从而进一步对单位内网实施网络攻击,窃取相关涉密敏感数据。
暗藏木马程序的U盘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冒充电商购物平台,向某涉密单位工作人员王某寄送U盘作为对客户的赠礼。该U盘经过定制开发,内置木马程序。但王某并未产生怀疑,直接将U盘插入单位电脑使用,导致境外间谍成功入侵单位内网,窃取涉密文件,危害国家安全。
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中奖、免费领福利等信息,极有可能是圈套,相关人员一旦点击或填写信息,就为别有用心的人“免费”寄送木马U盘等电子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对目标人员计算机、单位网络实施进一步的网络攻击。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温泉西路282号 邮编:830000 电话:468025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